首页 >  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学习贯彻

创新机制 夯实基础

来源:海南日报 发布时间: 2021-02-24 17:04

创新机制 夯实基础
汇聚海南自贸港建设合力

□陆明

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战线承担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必须胸怀大局、顺势而为,强化理论武装,健全组织领导,完善激励机制,坚持人才引进和培养“双轮驱动”,不断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战略性、预见性、创造性,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省委书记沈晓明在省委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暨全省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要深入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提升海南宣传思想工作水平。当务之急,我们要深入落实省委决策部署,更加注重创新机制、夯实基础,激发活力、提升效能,高质量做好自贸港宣传思想工作,汇聚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磅礴力量。

创新理论武装机制

夯实理想信念基础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伟大时代需要伟大理论领航。必须紧扣新征程主题主线和海南自贸港建设最大实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理论武装工作机制,抓实“关键少数”学习,带动“绝大多数”武装。

一是健全“关键少数”示范带动机制。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是理论武装的重点,必须率先学习、作出示范。要健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学习考勤、学习档案、情况通报和述学报告等各项制度,围绕全年理论学习主题主线和“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确保时间学够、方法学活、内容学足。要推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旁听制度,坚持理论性、突出针对性、讲求实效性,建立旁听点评、成果测试等机制。

二是健全“绝大多数”知行合一机制。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深化理论学习、强化理论武装,也是每个党员干部职责所系。要健全“三会一课”等制度,按照“学懂弄通做实”要求,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四力”教育实践常态化制度化,从重形式、学书本转到课题引学、工作践学,做到学用相长、知行合一。要健全信息化学习平台推广使用机制,运用“学习强国”和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线下促学活动,评选学习先进典型,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具体思路、破解难题的措施办法、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

三是健全理论学习督学考核机制。理论学习贵在日常、严在经常。要健全理论学习刚性执行、激励约束制度,完善督学检查和考核评价体系,把理论学习纳入党建工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考核领导班子、衡量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任用奖惩、评先推优的重要依据,推动各级把加强理论学习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管党治党的“硬任务”“硬指标”,实现学习由“软任务”向“硬约束”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坚定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信心。

创新组织领导机制

夯实宣传工作基础

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战线承担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必须胸怀大局、顺势而为,健全组织领导,夯实工作基础,不断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战略性、预见性、创造性,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一是健全“大宣传”领导体制。各级党委都有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责任和义务。要增强政治意识,树立“大宣传”理念,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扛起主体责任,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主要领导要带头履行职责,强化支持保障,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推动中央决策和省委部署落地落实。

二是健全“小网格”工作机制。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既要有“疾风骤雨”的气势,关键时刻敢于亮剑,又要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风化雨”,真正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要增强阵地意识,动员和调动各方力量加强宣传思想阵地管理,健全由宣传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宣传思想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政策措施、力量投入、干部调配等方面加大刚性约束力度,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各尽其责的工作格局,形成上下互通、密切配合、运转高效的推进机制,防止力量投入级级衰减、工作质效层层打折的现象。

三是健全“看得见”评价机制。宣传思想工作不是抽象的、空洞的,而是具体的、实在的。要增强精品意识,健全宣传思想工作质量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对重要工作、重大项目实施全过程精细化闭环管理,做到事前有量化指标、责任清单,事中有监督检查、促进推动,事后有检查验收、考核评价;引入第三方评估和社会评价体系,对“两个效益”精准评估和客观评价,实现宣传思想工作由“干多干少一个样”的“软指标”向“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任务”转变,激励勇于创新创造,不断提高工作质效,凝聚全省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海南自贸港的共同思想基础。

创新创作激励机制

夯实文艺发展基础

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海南自贸港建设等主题主线,完善制度机制,夯实工作基础,推出更多文艺精品力作。

一是健全采风创作机制。持续推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和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结合重要时间节点、重大主题活动、各类办班培训等时机,统筹文艺资源,加强题材规划,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从亲身体验中激发灵感、从生活实践中选取素材,把作品作为文艺工作者的立身之本,推动文艺创新,提高创作质量,推出更多三性统一的“三精”作品。

二是健全扶持激励机制。加大对重大主题活动、重要文艺项目的政策支持和扶持,重点在前期策划、采风创作、评论引领、激励表彰、个演个展等方面出台扶持激励机制,如每年在申报中国文联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项目、省文联文艺精品签约项目上优先考虑、适当倾斜,发挥正向激励作用。推动建立文艺名家工作室,采取“一人一议”方式,设计个性化扶持方案,充分发挥名家工作室推精品、出人才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支持优秀培养对象举办个演个展,广泛调动全省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三是健全文艺产业机制。深入发掘海南优秀的民族、历史、红色、生态、旅游文化资源,积极探索“文艺+旅游”建设模式,建立健全用政府“有形之手”撬动社会资金发展文艺产业机制,持续开展“一县(市)一品”创建活动,支持市县打造音乐、戏剧、书法、油画等各门类艺术小镇,支持文艺社会组织创建名社、名团、名馆,开发丰富多样的文创产品,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和乡村振兴。

创新引进培养机制

夯实文艺人才基础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要着眼海南自贸港建设需求,坚持人才引进和培养“双轮驱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夯实文艺人才基础。

一是健全文艺人才引进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人才资源配置平台的作用,采取特殊的政策和措施,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引进人才,鼓励吸引全国各地文艺名家和艺术领军人才来琼培养文艺人才、创作海南题材文艺作品、发展海南特色文化产业,参与文艺志愿服务、宣传推介海南等活动。

二是健全文艺人才培养机制。对接“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健全文艺人才常态化研修培育制度,实施“十百千万”文艺人才培育工程,制定中青年文艺骨干成才计划,通过设计路径、分类施策、搭建平台等方式,采取“理论+观摩+实践”培养模式,每年举办2至3期,3年轮训一遍,力争5年内重点培养十名全国文艺界名家、百名全省文艺创作带头人、千名区域性有影响力的文艺家和万名文艺工作者。按照“名家带骨干、骨干带新秀”的孵化模式,实行各文艺门类“名师带徒”计划,指导省内各文艺家协会、市县文联组建文艺导师库,采取“双向互选、指标到人”等方式,制定孵化带徒线路图、任务书、时间表。通过“十带百、百带千、千带万”孵化带徒,挖掘和扶持更多有潜力的青年艺术家,全面提升全省文艺队伍艺德素养。

三是健全拴心留人环境机制。健全展演展示机制,依托“海南岛国际电影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唱节等省内重大品牌活动,积极选送推荐作品,扩大展演展示舞台。健全宣传推广机制,借助省级、国家级各种媒介和互联网平台宣传推介文艺家和优秀作品,提升文艺工作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健全维权服务机制,探索“互联网+文联”“互联网+协会”工作模式,加快建成网上文艺工作者之家和青年艺术家之友工作平台,为文艺家维权、联络、交流等提供更多优质服务。健全分忧解愁机制,建立为文艺家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绿色通道,营造有利于出人才、出精品的良好环境,培养打造一支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和德艺双馨的新时代“文艺琼军”,为海南自贸港文艺事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作者系海南省文联作协党组成员、省文联专职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