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归档专题 >> 两会访谈

省人大代表覃章彪: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中国·海南 www.hainan.gov.cn     发布时间:2018-01-18   来源:海南日报   字体[     ]

  两会前奏·代表委员风采

  ■本报记者 袁宇

  “我先带你了解一下本校的教学情况。”今天,记者见到乐东黎族自治县思源高级中学校长覃章彪的时候,他正在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安排监考教师。

  明亮的教室里书声琅琅,粉笔在黑板上“刷刷”作响,讲台下的学生们紧张地记着笔记……记者一路看过去,课堂纪律井然,同学们的眼睛里透出对知识的渴望。

  “看了一圈,有什么感受?”在教学楼兜了一圈,回到办公室后,覃章彪首先向记者发问了。

  “课堂秩序很不错,同学们很好学。”记者答。

  “就没有发现一点儿别的问题?”记者的回答让覃章彪有点“不满意”了,他开口提醒道:“比如有的班级人数很多,可以组成一个加强连,有的班级人数两只手都能数得出来。”

  确实,乐东思源高中各个班级学生数量有差别,这一现象在高年级的班级中显得更为突出。

  “出现这种现象,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教师数量不够。”覃章彪向记者交了底:“这并不是乐东思源高中和乐东的特例,我省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或多或少都存在教师资源缺乏的问题。”

  覃章彪是省教育厅2012年8月面向全国招聘的第三期思源学校校长。来琼工作后,他发现了一个让他忧心的事实:少数民族地区的优秀教育人才更为紧缺,尤其是学科骨干教师的缺失,已经影响到了学科建设及青年教师的培养。

  “乐东思源高中建校时,按照省教育厅的相关规划,思源高中至少需引进27名学科骨干教师。然而6年过去了,我们只招到11人。”覃章彪说,其中生物、地理两门学科连一名骨干教师都没有招到。

  2017年,我省率先实施“新高考”,实行选课走班制度。“因为基础较弱,学生倾向于选择文科类科目,16个理科班级中有14个生物班,物理和化学各1个,学科性教师资源不平衡现象突出。”覃章彪表示。

  “我省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地处偏远,且经济不发达,其人才竞争力远远不及经济发达地区。”覃章彪说,为了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问题,海南也下了大力气,如多次实施中小学优秀校长和学科骨干教师引进工程,引进教育人才,在提升全省教育水平上成效显著,“但总体来说,在少数民族地区效果不明显,乐东用了3年时间才招到20名骨干教师。”

  去年年末,覃章彪当选为省六届人大代表。新的身份意味着新的责任,从当选那一刻开始,他在心底酝酿着一个建议:从省级层面出台政策,解决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的教育人才资源不足的问题。

  2017年,我省万宁、定安、临高、乐东、陵水等5个县(市)达到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标准,“这标志着我们教育硬件设施基本达标,解决好‘人’的问题将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的关键一步。”覃章彪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其中,教师起着关键作用。

  眼看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在即,覃章彪时常通宵达旦地修改完善自己的建议。“我想从可操作层面上提一些具体建议,比如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启动教育人才引进计划,充实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力量。为引进的骨干教师制定配套政策,解决子女入学、配偶工作调动等。对少数民族地区引进的优秀教育人才给予安置费、绩效奖励等资金支持。”覃章彪说,自己从家乡湖北来到海南,在琼工作的近6年时间里,对这片热土产生了深厚感情,“我将努力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不辜负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让每一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本报抱由1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