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协提案
案  由: 关于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建议
提 案 者: [委员] 卞高强;
承办单位及答复
主办单位 会办 交办日期
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    2018-04-08
 
承办单位答复 答复日期 答复内容
旅游委
2018年7月19日
详细查看
关闭
关于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建议
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对政协海南省第七届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第0007号提案的答复(复文分类:B)
   
    卞高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海南具有独特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是全国生态环境最优省份之一,具有发展文体旅游的先天优势。《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发〔2018〕12号)明确支持在海南建设国家体育训练南方基地和省级体育中心,鼓励发展沙滩运动、水上运动、赛马运动等项目,支持打造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文体旅游和健康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产业体系,推进全域旅游发展。通过推动我省文体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体旅游产业,将进一步丰富我省旅游产品供给质量和数量,切实推动文体产业和旅游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我委历来重视“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工作,我委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强化规划引导。将文体旅游列入《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海南省全域旅游建设发展规划》中,以规划引领带动文体旅游发展。
    二是深度开发文化旅游产品。一方面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重点打造东坡书院、呀诺达热带雨林文化旅游区、南山文化旅游区等一批文化旅游景区;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旅游区和保亭七仙岭温泉国家森林公园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五指山、吊罗山、尖峰岭、霸王岭等中国最好的热带雨林资源备受欢迎。另一方面加大对文化类旅游商品开发的支持力度,支持打造文化创意类特色旅游商品,积极支持将文物衍生品打造成特色旅游商品,同时发动参加海南省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等活动,不断扩大我省文化创意类旅游商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搭建了“海南礼物”旅游商品平台以及线上线下展示和销售渠道;积极打造海南黎锦苗绣、椰壳贝艺、海南木雕、椰子食品、海南咖啡、热带水果六大特色商品品牌,推进海产品、沉香、花梨等特色商品开发;每年举办全省旅游商品大赛,锻造出一批具有海南省本土特色的文化创意类旅游商品及特色名优品牌。
    三是大力发展节庆活动。深度挖掘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创新举办了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全省每年历时一月的欢乐主题旅游月推出近百项活动,吸引大量中外游客深度体验。继续发扬海南黎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东坡文化节、冼夫人文化节、换花节、七仙温泉嬉水节、潭门赶海节和万宁、陵水中华龙舟大赛等特色节庆品牌效应。
    四是加强旅游与体育融合。依托海南特色体育运动资源,主办了海南岛国际骑游文化节,在海南乡村旅游节配套安排骑游主体活动,积极支持配合相关部门打造了海南亲水运动季、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观澜湖世界明星赛等一系列文体旅游品牌赛事活动,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参与。
    下一步,我委将着重抓好以下工作,有力提升我省文体旅游的发展:一是我委将极协调有关部门进一步推动相关规划的落实,深度挖掘文体旅游潜力,重点打造高品质的高端文体旅游产品,有效提升我省文体旅游核心吸引力;二是大力推动“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深入挖掘我省特色文化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有实力、有意愿的旅游文化企业,打造一批文化品位突出、游客参与性强的旅游演艺娱乐项目和民俗节庆活动,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三是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加大对文体旅游产品和企业研发海南特色旅游商品的扶持力度,积极组织和发动我省各类旅游商品参加全国旅游商品博览会及国内外评选活动,不断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
    感谢您对我省旅游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省旅游业的发展,为我省旅游产业发展优化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2018年7月17日
   
   
   
文体厅
2018年8月1日
详细查看
关闭
对政协海南省第七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第0007号提案的答复(B)
(B类)

   
   
    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
    对政协海南省第七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第0007号提案的答复(B)
   
    卞高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建议”的提案(第0007号)收悉,经我厅认真研究,结合会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明确:“海南要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休闲度假为重点、文体旅游和健康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产业体系,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和全域旅游发展”。实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发展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是加快文化强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力,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时代要求,是优化供给、满足群众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海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是我省重点发展的“十二大产业”之一,201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123.33亿元,同比增长10.1%。近年来,我省文化产业在基地和项目建设、园区打造、基金设立、文旅融合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8年3月,全省共有文艺表演团体113家,演出经纪机构60家,演出场所经营单位21家,娱乐场所1186家,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748家。文化产业正逐步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二、海南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海南建省时间虽短,但历史悠久、文化资源较为丰富,形成了包括黎族文化、南洋文化、归侨文化、海洋文化、红色文化等在内的多样化文化生态。海南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海南独特的文化气质,可以说是热带文化、海岛文化和移民文化的综合体,也使海南成为受中外游客青睐的度假胜地。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可以为旅游发展增添内涵,满足旅游者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旅游作为文化的载体,可以为文化发展注入活力,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融合发展形成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使旅游产业的竞争转化为高级形态文化层次的竞争,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使魅力独特的海南文化得到更好传播。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产业交叉式融合模式,以系统方式构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在空间上聚焦,在内容上交叉,实现产业融合。典型代表如蜈支洲岛,既是文化产业基地,也是集体育、旅游、休闲度假、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二是产品嵌入式融合模式,文化元素以配件方式形成独特的旅游产品,共同支撑旅游景区。典型代表是实景演出系列,以地域文化元素为基础,以实景演出为主要方式,形成独立的文化旅游单元,与其他旅游产品相互补充,如“三亚千古情”“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等。三是文化符号渗入式融合模式,文化以细胞形式融入到旅游全产业链中,形成无处不在的融通模式,如文化类主题公园、特色文化街等以特定文化为主线,所有的旅游环节都体现着主题文化,如海口骑楼老街等。
    目前,我省文旅融合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旅游经济增速迅猛,但文化附加值不高;旅游发展活力增强,但文旅产业份额不足;市场影响初步形成,但地域文化彰显力不够等。
    三、海南文旅产业融合典型案例
    (一)“影视+旅游”融合发展
    1.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非诚勿扰》电影上映后,为三亚旅游业做了一次很好的宣传,电影内出现的旅游景点也因这部电影而名声大振,游客慕名而来,人数大增。景区借助影视拍摄进行营销宣传,迅速提高知名度。影视剧作为视觉艺术,与旅游观光的本质更加契合,两者相互借力,可以在短时间形成巨大消费吸引力。
    2.冯小刚电影公社。景区以冯氏经典电影场景为建筑规划元素,打造综合娱乐商业街区,呈现上世纪中国城市街区风情,展现20世纪中国城市建筑演变史。在街区中聚集了不同品牌和特色的餐饮、娱乐、电影院、商店和精品酒店等,集建筑旅游、电影旅游、商业旅游于一体。2017年,《芳华》小院拉动文化旅游效益凸显,景区接待游客230万人次,经营收入近8千万元,产业链不断延伸,新兴影视产业集聚区初具规模。
    (二)“演艺+旅游”融合发展
    1.三亚千古情。立足三亚传统文化土壤,讲述当地故事,传播人文风情,成为三亚乃至海南文化的一张名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017“文旅中国”博览会发布《2017中国旅游演艺报告》和旅游演艺/项目机构排行榜,三亚千古情获得中国旅游演出票房第二名,景区开业至今已累计接待游客1700余万人次。2017年,三亚千古情演艺剧场累计演出1100余场,接待观众644万人次,营业收入达3.5亿元。
    2.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景区由非遗村、甘什黎村、谷银苗家、田野黎家、《槟榔•古韵》大型实景演出、兰花小木屋、黎苗风味美食街七大文化体验区构成,展示了十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保护名录。此外,景区还是海南黎苗族传统“三月三”及“七夕嬉水节”的主要活动举办地之一,是海南民族文化的“活化石”。2017年,槟榔谷演艺剧场累计演出1002场,观众80.16万人,同比增长16.74%,经营收入8945万元,同比增长20.78%。
    (三)大型文体活动带动旅游产业发展
    1.2017国际泳联年度颁奖盛典系列活动。举行了“泳坛明星公益行走”“全球游泳运动与城市旅游发展论坛”“全民游泳、终身游泳”国际泳联交流活动暨世界明星&全民游泳公开课等多项活动,广受市民和游客欢迎。
    2.2018第二届WESG电子竞技全球总决赛。吸引了美国、瑞典、俄罗斯、德国等48个国家和地区选手参加,国内外15个国家和地区约80位记者现场采访报道,对赛事进行了转播,影响较为广泛。
    3.国际音乐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消费群体,来自美、日、韩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国外观众参加,主会场单日入场人数近40000人,带热了旅游市场消费。
    4.第二届中国(海南)电影投资高峰论坛。冯小刚、陈思诚、严歌苓等近60位境内外著名导演编剧参加,论坛设置了海南省全域影视资源拍摄推介会,直接带动海南影视产业发展。
    四、海南文旅融合发展路径选择
    (一)资源融合是基础条件
    文旅融合发展是精神和物质文化元素与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是文化资源选择性的优化配置,海南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拥有优质的自然风光和生态文化,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遗址、民间艺术和文化习俗等,这些资源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融入旅游开发中,成为文化资源融合的重要内容。
    (二)技术融合是核心要素
    现代科技、大数据、微信等新技术、新传播平台的出现,加速了文旅融合发展的力度和强度,各种创意与文旅产业融为一体,借助科技开发出新的旅游产品,进入旅游市场,丰富游客体验需求。
    (三)功能融合是重要保障
    旅游景区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空间,不仅是旅游经济和产业的区域空间,同时也是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旅游景区的打造和项目设计要顾及当地居民生产生活需求问题,在附加文旅产业发展功能的同时,必须强化宜居与宜游共存空间的融合,避免带来环境和遗址古迹的破坏。
    (四)界域融合促提升发展
    界域融合是一种突破常规产业或行业边界及发展领域的过程,也即跨界融合。界域融合有助于延伸产业边界及领域,扩大产业的带动价值,为产业融合提供更为广阔的范本。在微观上有助于改变产业原有的市场结构,提高共同作用下的新型产能绩效;在宏观上有助于改变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促进文化旅游与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
    五、下一步工作方向
    下一步,我厅将深挖海南文化的民族化内核,推进“文化+”,加快文化产业与旅游、科技、大健康产业等的融合发展,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平台,推动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
    (一)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精神,产业发展服务于自贸区建设
    继续发展影视制作、文化创意、体育赛事等优势产业,尽快推动制定和完善与产业发展新形势相匹配的产业政策,服务于海南自贸区和自贸港建设。引导重点市县基于本地实际出台地方产业政策,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乡镇,引进和培育充满活力的特色文化市场主体,逐渐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特色文化企业、产品和品牌。定期举办中国(海南)电影投资高峰论坛,打响国际影视产业知名度。
    (二)推动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兼顾整体平衡
    协调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性和平衡性,补齐发展短板,促进全面繁荣。一方面,在鼓励充分竞争的基础上,强化“全省一盘棋”布局,根据不同区域的文化发展比较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协调联动机制,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实现区域文化产业各有特色、错位发展、齐头并进的生动局面。另一方面,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发挥城市地区文化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支持各地建设一批文化特点鲜明和主导产业突出的特色文化小(城)镇、特色文化街区、特色文化乡村,在短期内使广大农村地区文化产业有较大发展。
    (三)深化文化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
    建立海南文化旅游资源数据库,深入挖掘海南历史、文化遗产、宗教民俗、海洋海岛、热带雨林等特色元素,进行科学规划和重点开发,走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之路,深化文化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将文化产业融入到全域旅游发展中。一是实施文化旅游品牌引领战略。精心打造以海洋海岛文化、生态健康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热带雨林文化、休闲度假文化、红色文化等为主题的旅游核心品牌,丰富和提升海南旅游的文化内涵。二是实施文化旅游创意战略,加快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对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再包装,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不断提升文化资源的旅游功能和价值。三是加快对历史文化景区的升级改造和古村落、古建筑、古遗址的修复,打造一批具有海南文化特色的旅游景区、旅游小镇和美丽村庄。四是推进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五是深入挖掘、培育海南特色文化元素,在旅游演艺中植入丰富的文化元素,打造高品质文化旅游演艺产品。
    (四)实现文化事业产业多行业融合发展
    一是实施“文物+旅游”三年行动工程。以全国重点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重点,通过抢救一批濒危文物、完善文物旅游景区配套设施、优化信息化服务供给、构建文物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形成“文物+旅游”服务体系。通过打造文物旅游示范城市、加强近现代历史文化遗产、传统村落、海疆文化遗产、史前时代遗址、琼崖纵队革命文物展示利用以及精心策划主题展览,打造“文物+旅游”亮点。通过开发文物旅游特色产品、文物创意产品、创新营销体系,扩大“文物+旅游”消费。
    二是深化文化交流合作。推动我省与泰国、俄罗斯、爱尔兰、瑞典、意大利、法国、奥地利、巴西、阿根廷等国在文体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我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旅游演艺、影视制作、动漫游戏等文化产业领域的合作。积极开展与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合作,选派文艺表演和影视合作代表团赴新西兰,与新西兰知名电影企业开展务实合作。进一步发挥好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对外交流平台的重要作用。扶持海口、三亚等市县创办更多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活动。加强对港澳台文化交流,推动琼剧、黎苗歌舞赴港澳台演出。
    感谢您对海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
   
    附件:委员意见征询表
   
    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
    2018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