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琼崖人物  >  古代人物

苏轼

来源: 发布日期:2012-02-03 00:00 责任编辑: 【字体: 小   中   大

苏轼画像

苏轼彩像

苏轼雕像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省眉州眉山县(今乐山市眉山县)人。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六年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期间针对北宋王朝财乏、兵弱、官冗等政治弊病,写了50篇策论。熙宁间(1068~1077年)王安石变法,苏轼连续上书提出不同意见,未被采纳,因而自请调至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二年(1079年)因作诗嘲讽新法,下御史台狱,继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哲宗即位(1086年)后,调任登州(今山东省蓬莱市)知州。累官至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不久因反对司马光罢废免役法,遭旧党疑忌,再调外地任职,历任杭、颍、扬、定等处知州,均有政绩,官至礼部尚书。后新党得势,被贬惠州。绍圣四年(1097年)四月,又贬作琼州别驾,昌化军(治所在今儋县中和镇)安置。初租官屋居住未获准,遂在当地民众帮助下买地建屋,名“桄榔庵”,自撰《桄榔庵铭》。居儋期间,以著书为乐,自编经义,敷扬文教,海南各地读书人,多慕名前往从学,“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琼台纪事录》)。苏轼在儋与州守张中及当地秀才黎子云交谊甚深,张、黎等凑钱建“载酒堂”以方便聚会。他还作诗劝导汉黎团结,在《和陶劝农六首》诗中写道:“咨尔汉黎,均是一民。鄙夷不训,夫岂其真?怨忿劫质,寻戈相因。欺谩莫诉,曲自我人。”时黎族民众不种麦稷,以猎兽捕鱼为生,以沉香等特产和外界交易。苏轼向农民推广种植稻谷等主粮产品,提高产量。当地人病不服药,杀牛祈祷以求治病,以致人牛皆亡。他劝谕黎族百姓改变落后习惯,并开掘水井改善饮水条件。当时正遇海南恶疾流行,为帮助黎民抵御恶疾,对药物进行研究,还用黑豆制成辛凉解毒的中药淡豆豉,为民治病。此后百姓种黑豆成风,称为“东坡黑豆”。元符三年(1100年)五月,朝廷下诏徙廉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他得以迁回内地,但对海南至为留恋,因而写下《儋耳》、《别海南黎民表》等诗文,表达欲去还留心情。离开儋州时,儋人热情相送。北归途中卒于常州(今属江苏省)。追赠资政殿士、太师,谥号文忠。海南省琼山、儋县等地有祠奉祀。一生著作极丰,其中后人收集整理其居儋3年的大量诗文,编成《居儋录》(又名《东坡海外集》)一书,是研究宋朝海南经济社会状况的重要资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开馆时间

主办:海南省档案局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电话:0898-65363047  传真:0898-65226652  邮箱:hnda@hi.gov.cn

琼ICP备0500004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28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306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档案信息网”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版权所有@海南省档案局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