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扶贫新路径 脱贫攻坚见成效
来源:海南日报    发布时间:2020-10-16

构建新型消费扶贫模式,持续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多点发力抓实就业扶贫
探索扶贫新路径 脱贫攻坚见成效


俯瞰位于定安县定城镇的“渔光互补”产业扶贫项目基地,项目已形成“上发电 下养鱼”的扶贫增收模式。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 海南日报记者 叶媛媛

2016年以来,定安全县3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实现脱贫8744户36542人,贫困发生率从11.09%降至目前的0.005%,脱贫成果进一步巩固,贫困人口素质显著提高,家庭人均年收入超过4000元……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离不开定安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道路上的大胆探索与机制创新。

近年来,定安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狠抓落实,细化举措,勇于探索创新思路,面对艰巨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扶贫路。

A 构建新型消费扶贫模式

“来来来,我们家的牛肉又嫩又鲜,用来煎或炒都好吃!”在近日举办的定安县爱心消费扶贫大集市雷鸣专场活动中,脱贫户蒙绪江的叫卖声吸引不少人来到他的展位前。几经询问后,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扫码下单。半天下来,蒙绪江的收入达近万元。

这是定安积极探索消费扶贫模式的一个缩影。近两年来,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定安县结合当地实际,积极调动社会力量,成功探索出了“一丰一创两带三争”的消费扶贫模式。

定安县扶贫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一丰”是指通过丰富扶贫产品种类,尽可能地满足市场消费需求,为消费者提供多样选择。“一创”是指为农户创新制作收款二维码,开展线上交易,让农户直接变商户。“两带”指的是通过帮扶人带动贫困户、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户,引导、指导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帮助贫困户联系买家,促进贫困户稳定增收。“三争”即鼓励广大群众争做消费扶贫达人,积极购买扶贫农特产品;争做爱心帮扶先锋,踊跃结对帮扶贫困群众;争做爱心扶贫代言人,传播消费扶贫正能量,构建“人人参与消费扶贫、人人支持消费扶贫、人人宣传消费扶贫”的社会扶贫新格局。

在“一丰一创两带三争”消费扶贫模式推行下,为让贫困户生产的农产品能够与市场成功对接,定安县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了多项措施。例如,在线上,该县将定安黑猪、走地鸡以及芋头等一批优质农特产品在海南爱心扶贫网集中上架销售;在线下,该县发动乡镇、学校和企业食堂、县招待所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定期定点向贫困户采购农产品,并根据农产品特点和收获时间,在城区和乡镇举办“爱心扶贫大集市”活动。

截至目前,定安2020年已累计举办25场“爱心消费扶贫”活动,累计销售扶贫产品693.51万元,带动1268户贫困户实现增收。海南爱心扶贫网上,定安爱心消费扶贫金额达957.9万元,位居该网销量第二。

“一丰一创两带三争”消费扶贫模式也逐渐受到更多认可。2019年11月,凭借该模式,定安县成为海南省唯一一个入选并获得2019年全国消费扶贫典型案例奖的市县。


在定安县爱心扶贫大集市,网红主播通过直播平台推销扶贫农产品。 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B 持续发展绿色生态产业

近日,由于大闸蟹的上市,定安“渔光互补”产业扶贫项目基地里的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基地里,除了人们忙碌的身影,一排排光伏电板在塘上排列整齐,塘下一只只大闸蟹、澳洲小龙虾茁壮成长。

白天,光伏电板将光源转换为电能传输到国家电网,与塘下养殖物的生长互不干扰。这样的立体式产业不仅可以让农户拥有养殖的收益,还可以增添光伏发电的效益,既环保又能增收,一举两得。

效益如何?据定安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定安“渔光互补”产业扶贫项目依托废弃鱼塘招商引资,采取“政府+企业+村集体+贫困户”和“公司+贫困户”两种合作模式,年产值超过800万元,直接带动定城镇12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

像“渔光互补”这样的绿色产业扶贫方式在定安并非孤例。“在基地打工,我不仅脱了贫,今年还盖起了新房子!”近日,在定安龙湖镇南科食用菌栽培基地,脱贫户林千乔一边忙着搬运刚刚制作好的菌包,一边高兴地跟大家分享喜讯。

林千乔手中的菌包由木屑、玉米秆、秸秆等材料制成,对比其他菌包既环保,又价廉。制作好的菌包可以用来培植蘑菇,菌包废弃后还可以用作家禽饲料和农作物肥料,真正实现绿色生态循环。也正是在这样的发展思路下,南科食用菌有限公司近年来的道路越走越宽,并带领包括林千乔在内的380户贫困户成功脱贫。

定安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立足生态优先,定安探索发展了一批“生态循环”“农旅融合”的立体农业,在保护和美化农村环境的同时,孵化培育了龙湖南科、香草田园、南华养殖等一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发展的涉农惠民企业,不仅有效地帮助了一批脱贫户成功增收致富,同时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

C 多点发力抓实就业扶贫

“我每个月都能挣到近万元。”谈起自己如今的收入,定安县龙门镇龙门村村民梁振红笑着说,“多亏了县里给我提供的免费培训机会,让我学到了科学育儿的技能,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梁振红提到的技能,其实是从定安县举办的“精准培训,助力扶贫”家政技能提升培训班中学到的。

结束90个课时的培训后,她不仅获得了育儿相关的职业技能结业证书,还接到了多名雇主的“订单”。因为服务专业,梁振红很受欢迎。

如今在定安,这样的家政技能培训并不少见。从月嫂到保育员,从产后康复师到老年看护……许多贫困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镇失业人口通过培训掌握了真本领,实现了就业增收。

定安县就业局局长袁正中介绍,今年以来,定安县围绕“定安护工”劳务品牌打造,已举办包含家政服务在内的各类技能培训班共50期,培训4817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899人,实现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参加技能技术培训。

结合定安粽子特色产业,今年端午节前夕,定安还开展了5期“创新创业+粽子裹绑”技能培训,培训后的学员成为各粽子企业厂房的中坚力量,助力定安粽子今年产值达到4.35亿元,带动就业3万多人。

同时,为克服疫情影响,定安采取全职、临时长短结合,开设公益性岗位、扶贫专岗等方式,多措并举,积极开展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截至目前,定安今年已组织外出务工贫困人员15265人,比2019年外出务工人数多1364人,增强了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激励贫困户自力更生,实现贫困户“造血”式脱贫。

定安县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定安将充分发挥领导干部表率作用,切实做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通过制定并不断完善清晰的工作目标、思路和方法,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果,确保脱贫质效。同时,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有机结合,突出重点任务,抓好薄弱环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树立感党恩、勤致富的社会风尚,营造脱贫光荣的良好氛围;在技能培训、产业扶持、就业务工等方面加大扶持,全面提升脱贫攻坚工作质量,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定安贡献。

(本报定城10月15日电)

教育保障

实现应助尽助

定安建立健全控辍保学工作台账,落实“双线控辍”工作机制,今年春季为9167名贫困学生发放教育扶贫资金补助共2163.64万元。秋季为5326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发放特惠性资金688.68万元。确保“应助尽助、精准资助”,实现贫困家庭子女“无失学、辍学”。

医疗保障

筑牢四道防线

全县97家行政村卫生室按标准配齐128名乡村医生,贫困户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覆盖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均达100%。

住房保障

提升村容村貌

全县四类人员危房改造竣工入住342户,入住率100%。

饮水保障

确保户户安全

投入1468万元建设19个解决农村季节性饮水问题项目,确保贫困村、贫困户饮水持续达标,并进一步保障农村饮水设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