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传帮带 产业日日新
2020-11-06 08:24 来源: 海南日报 编辑: 王文政 【字体:   打印

海油富岛创造连续安全运行新纪录背后,离不开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人才支撑
人才传帮带 产业日日新


施时楷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正在检修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生产装置,为装置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供图

见习记者 肖开刚

11月4日,位于东方市临港产业园的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化肥二期装置已连续运行553天,打破国内合成氨装置552天的纪录,甲醇一期、甲醇二期两套装置也分别实现了562天、437天的长周期连续运行。

优异成绩的背后,有一支高水平技术技能队伍在默默付出、保驾护航。他们就是来自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施时楷劳模创新工作室的34名成员们。

“没有海南这样的发展机遇和海油这样的发展平台,我们不可能成长起来,更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全国劳模、海油富岛机械检修高级技术监督施时楷说,当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创造了更好的发展机遇,也需要更多高层次人才,他们将充分发挥工作室的传帮带作用,抢抓机遇,培养出更多海南本土产业人才,为海南自贸港建设作贡献。

产业集聚人才

海南的发展给人才带来了机遇

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的前身——海南富岛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20多年的发展,也让海油富岛成为人才的“蓄水池”。施时楷等一批人才来到海南,与产业一起不断成长。而聚集起来的人才,也一步步推动建立起了目前全省唯一的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

“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工作室于2012年成立,2015年被命名为施时楷劳模创新工作室,至今仍是全省唯一的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装置保运部总经理徐敏说,目前工作室共有34名成员,其中党员13名,培养出的人才更是数不胜数。

“目前公司的机械技术工程师,八成都是我们工作室培养出来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海油富岛现场作业指导朱杰说。

海南日报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由海油富岛控股的海南精细化工项目二期工程丙烯腈系列装置项目已在东方临港产业园动工,新项目总投资27.76亿元,预计于2022年底建成投产。目前投身这个新项目建设的技术技能人才,不少都出自施时楷劳模创新工作室。

“海南对产业工人越来越重视,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和成长渠道,让我们在工作中更有信心、更有干劲。” 2019年获评海南省首批“南海工匠”的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装置保运部班长李保林说。

人才成就产业

为生产装置长周期运行保驾护航

此次海油富岛创造生产装置连续安全运行的新纪录,施时楷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付出不可或缺。

“装置运行期间出现突发的设备缺陷必须在线处理,但在线处理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有能力且确保安全才能处理,如果安全风险评估不合格,该停就停,决不能冒险。”徐敏说,海油富岛的理念是安全第一,如果没有把握成功处理,生产装置就必须停下来,生产效益要让位于安全。

作为创新工作室领头人的施时楷、朱杰等人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方面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凭借对生产装置的熟悉和长期积累的经验,他们在巡检中会发现一些尚处在萌芽状态的缺陷,及时处理后避免了缺陷的扩大。

遇到真正的紧要环节,工作室的技术技能精英更能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装置运行中的棘手问题,都需要他们在现场迅速作出科学评估,拿出安全可行的实施方案。

不仅保障生产装置安全运行,工作室也为海油富岛在设备维修方面的降本增效做出了积极贡献。

海南日报记者了解到,施时楷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5年来,共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项、提出技术创新386项、实现成果转化209项,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11320万元。

“没有劳模创新工作室这个学习的平台,我们很难成长起来。”今年刚刚被评为“南海工匠”的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装置保运部班长候中文说。

产业集聚人才,人才成就产业。为营造更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东方正进一步加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力度,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让创新工作室产生更多实际成效,助力企业创新发展,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添砖加瓦。(本报八所11月5日电)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