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扶峰村:古屋群集 文风蔚然
2020-09-14 11:49 来源: 海南日报 编辑: 莫中圆 【字体:   打印

俯瞰扶峰村。

文\海南日报记者 袁宇 图\杨师忠

“到扶峰村,是想看许家的老宅吧?”近日,在向万宁市万城镇南岛村支书陈海四询问扶峰村时,他语气中略带自豪地问。

扶峰村是当地有名的文化古村,而许家老宅则是古村的招牌。清代顺治年间,许氏先祖渡海入琼,在今万宁市万城镇南岛村委会扶峰村定居。康熙年间,许氏先祖建成祖宅,保存至今,成为万宁当地最具代表性的清代民居之一。

古屋有灵,更在于居住其中的人。许家老宅也被称为许敦仁故居,乾隆年间,扶峰村人许敦仁中拔贡,此前,许敦仁祖父、父亲先后中贡生、举人,因而许氏以崇文尚德被当地广为赞誉。


扶峰村古屋群。

百年古屋群集

走进扶峰村,村口绿树如荫,环境优美,村内鸡犬相闻,屋舍俨然。放眼望去,几乎清一色红砖瓦房,栋栋都是历史,栋栋都有故事。老房簇拥的巷子里,石板路被磨得光滑,沿墙爬满藓类,平添一抹生机。

许家老宅位于扶峰村中央,是一个由八栋三合院组成的建筑群,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老宅很气派,虽然门楣历经风雨已然褪色,但横梁精致古朴的花纹仍然清晰可见。

许家老宅是渡琼定居的许氏第五代许尚进修建的。陈海四说,据传清代顺治年间许氏始祖许仕超渡琼定居于狮子岭脚下的扶峰村。康熙年间适逢“三藩之乱”,当时在广东省番禺的许仕超后人许尚进返回故里避难,并在村里修建了许家大宅。

关于这次建房,在扶峰村也流传有许多故事。当地村民说,当时干活的工人多,许尚进便在支付报酬上独出心裁,他规定每天干完活后,建筑师傅与小工都在同一口缸中抓钱作为当天的报酬,无论取多取少,每人只能抓一次。这种付报酬的方式十分新奇,效果也很显著,再没人为干活多寡讨价还价。

许家老宅的八栋房屋分两行排列,外观、内构与房屋造型大同小异,其中第一行第一套的建筑尤为精良。这套老宅采用木柱框架,外墙以红砖包砌,20支圆木柱支撑房屋,木柱顶端有雕花图案,以飞燕或莲花装饰;木柱底部设有圆石墩,墩围裙雕花图案。屋顶横梁两头雕刻有“福”“寿”两个篆体大字,椽条成乌龟背,十分精巧、美观。

许家老宅的每一个小庭院的正中是正房,天井两侧各有炊屋、杂屋三间,生动再现了清代万宁民居特色及古人生活场景。

许家祖屋房屋设计精妙,其中颇多设计体现古人智慧。陈海四说,老宅采用天料、胭脂树木等优质木材,墙体由3层砖砌成,墙体砖缝用白石灰浆涂抹,屋顶脊带和前后斜缘带也用白石灰浆塑成,整座房屋十分坚固,能够有效对抗台风。

海南建筑专家陈孝京曾来到扶峰村现场考察,他认为,许家这座民居院落,整体设计布局精巧合理,是典型的明清海南民居建筑风格,也是海南现存年代较早、保存完好的民居群落之一。

海南日报记者在扶峰村走访发现,与许家老宅相似的民居还有20多栋,都是土木结构红砖青瓦房,整个建筑群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2015年,许家老宅被海南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祖孙三代并著

扶峰村不大,共有120余户居民居住,村民大多以李、许两姓为主。海南日报记者了解到,扶峰村中的李氏先祖大约在明朝中叶时期迁入扶峰村居住,至今约有500年历史,许氏先祖于清初迁入。

数百年的历史中,扶峰村也出了不少名人,其中最令人称道的就是许氏族人许翰魁祖孙三代科举入仕的故事。

许尚进规划的房屋建成后,他家也是人才辈出。许尚进的儿子许翰魁考中贡生,曾任广东潮阳县训导,后升林郎授翁源教谕。他的儿子许成德和孙子许敦仁分别中举人与拔贡,并在多地为官造福百姓,广受村民称赞。


许家祖屋里悬挂的牌匾。

在许家老宅祖屋尽头的香火室里,海南日报记者看到两块高悬的红底金字牌匾,牌匾上分别写有“文魁”“拔元”等字样。

这是一份珍贵文物,双匾都刻于清乾隆年间。“文魁”是许敦仁的父亲成德在乾隆七年(1742年)中举人而授匾;“拔元”是许敦仁在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中琼州府拔贡而授匾。

村民传说,许成德生性颖悟,5岁就能口诵诗文,在许翰魁的培养下,学识渊博,不仅以诗文见长,且擅长绘画,远近知名。后来许成德曾在乡学塾教书,因为施教有方,慕名而来读书的学子特别多。

乾隆年间,许成德考中举人,被朝廷授予乐昌教谕兼训导,后为候补知县。许成德长子许敦仁也在他的培养下考中琼州府拔元,被朝廷选任为翁源、遂溪、钦州训导,后又在荣昌、上高、武宁等地任过知县。

《道光万州志》对许成德一家的故事有明确记载:许成德,字纯甫,扶峰人。天姿旷达,文词同流。专逊志于诗书,一切治生之谋,皆其所不屑。乾隆庚辰登贤书,授乐昌训导。彼时父翰魁司铎潮阳,子敦仁司锋翁源,春风桃李,三代并著,亦足征一门之盛云。


扶峰村晒谷子的村民。

崇文尚德传祖训

在万宁市万城周边,扶峰村人爱读书是出了名的。

据传,扶峰村本来叫作牛埠村,得名自当时的牛贾市场。后来村民为了勉励子孙后代勤奋读书,决定为村子改名,结合唐代诗人李白诗“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意,将牛埠村改名为“扶峰村”。

在许家的祠堂外,刻有一副对联“系推四岳,誉擅五经”,这是许家几百年来的家训,告诫后人要读书通史,知书达礼。据许氏家谱记载,该村仅在清代便涌现出举人、贡生、拔贡、廪生等20多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全村考上本科学生40多人,成为“钟灵毓秀之村”。

李氏家谱中,也不乏求得功名的读书人。不过,让村民最感荣耀的当数出生于1901年的李钧。他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曾经担任孙中山警卫,后来升至国民党中将军官,1949年移居香港。


扶峰村一角。

即使在现在,扶峰村人仍然对祖训表现出自豪与敬意,这份自豪、敬意体现在对待老宅的态度上。村民许宇和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曾有人出2000元,想买走老屋大门上的一块木板;也有人出两万元,要买走许家的一张茶几,“但都被我们拒绝了,这些是祖先传承下来的,谁都不能卖。”

也正因为这份坚守,扶峰村保存了这一片完好的古建筑群。“这些古屋都是无价之宝,我们也希望古屋在得到更好保护的同时,也能吸引更多游客到村里,带动村子发展。”陈海四说,扶峰村周边除了古屋、美景之外,还有一座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青云塔,而且也临近小海与乌场码头,有丰盛的海产品,“来扶峰村,不仅可以看大宅、赏古塔,也能游览小海、花田,品尝最正宗的海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