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家眼里的古代海南
2021-01-31 17:55 来源: 海南日报 编辑: 莫中圆 【字体:   打印

汉学家眼里的古代海南
——读《珠崖:12世纪前的海南岛》


《珠崖》

■ 林颐

《珠崖:12世纪前的海南岛》是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教授、著名汉学家薛爱华(1913~1991)的著作。薛爱华的学术研究几乎都围绕着中世中国而展开。

依据初版时间先后,《珠崖》(1970)排在《闽国》(1954)、《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1963)和《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1967)之后。《闽国》初啼,在两种大部头的成功之后,薛爱华为什么再写小格局的地域作品呢?

对于中世中国的物质文化史,薛爱华始终满怀兴趣,不同于其他史学家总是聚焦华北,薛爱华的视线早就投向了中国南方。薛爱华注重“华裔研究”,即“中华及其四裔”,或“中国及其周边”。所谓“南方”,在中世中国主要指的是南越,包括岭南(广、桂、容、邕)和安南之地,这些地方与中原汉族文化的互动,是薛爱华感兴趣的题材。

《珠崖》是《朱雀》的后续之作。在地理上,海南岛位于南方之南,南方的意象更胜出岭南。以“朱雀”为象征的中古景象,依然在薛爱华心中起伏,当他看见“珠崖”在古人笔记里有时解释为“朱雀之崖”之时,难免再起涟漪,要去穷究一番这方名为“珠崖”或“朱雀之崖”的所在。

《珠崖》并不限于唐代,囊括早期海南开发的整体历史,是“从远古时期直到北宋末年,亦即大约12世纪20年代为止”,落实在8世纪到11世纪,是因为在这个时段内,历史记载变得丰富,提供了研究的可能。全书共分六章,末章总结,前五章从历史、自然、原住民、交通、流人各方面,全方位探讨古代海南的地理风貌与社会文化。

珠崖或朱雀之崖,都指向物产和自然环境。薛爱华讲述这里湿热难当的气候、狂暴肆虐的台风、内陆的山岩、甘美的泉水、丰富的矿藏、各种独特的动植物,例如槟榔、椰子、贵重的沉香木和稀罕的翡翠鸟羽等。作为输出品,特产养活了海岛人,也造成了长期的农耕荒废,还引来了外界的觊觎。海岛人依此为生,福兮祸兮。薛爱华梳理黎人、疍民等六个族群的构成和习俗,他还注意到了唐宋时期海南岛上的跨文化通婚现象,这个涉及族群融合的问题,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薛爱华依据的文本,很多来自各个朝代被贬谪至海南岛的官员。比如,李德裕、苏轼。苏轼的海南经历及其诗文是本书重要的文献依据。薛爱华并非唯苏轼是听,他指出了苏轼文章流露的文人的不谙世事和优越感,比如,苏轼批评土著懒惰,以为华北的农业发展模式可以照搬到海南,就是脱离实际的想当然耳。薛爱华以其历史学家的识见,挖掘海南与大陆经济关系所处的依赖和纳贡体系,观察北方流人带动的海南文化与风气的改变,对于了解和研究中世中国如海南这样的边疆地区的开发史与文化交流史,带来了积极的借鉴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