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被复原 百卉千华现锦上
2020-11-16 14:49 来源: 海南日报 编辑: 陈慧慧 【字体:   打印


精美的龙被花纹图案。

文\海南日报记者 赵优 图\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11月13日,“百卉千华 锦上添花——海南龙被艺术大展”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幕,从海南省博物馆、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海南省非遗中心等11家单位及民间藏家的藏品中遴选出的41件龙被珍品正式和观众见面。

龙被,一种由单幅或多幅带有织绣图案的黎锦连缀而成的幕帐,集黎族纺、染、织、绣四大工艺之大成,并融合黎汉织绣,堪称黎锦技艺巅峰。龙被制作技艺在上世纪80年代几近失传,研究并恢复龙被制作技艺成了几代人心中的愿景和梦想。

龙被——

“锦上添花”

“龙被”一词出自何处?众说纷纭。目前能查阅到的资料显示,“龙被”一词的历史并不算悠久,最早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由中南民族学院等单位组成的调查组调查成果汇编《海南岛黎族社会调查》一书中。其中介绍黎族丧葬时说到“棺盖上覆以龙被”“上盖一龙被(绣有花纹),扛至墓地后取回,现在仍应用龙被盖棺”。而对于“龙被”名称的来源,文献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目前有两种观点,一是龙被上的主体图案,龙作为主要的图案,出现得最多,故称之为“龙被”,二是来自黎语方言称谓,龙被为黎语“faisdang”的汉译。虽然对龙被的认识有所不同,但人们约定俗成地将黎族传统手工织造和刺绣的、有一定图案花纹的大被子都称为龙被。

展厅中,纵观40余件龙被,很容易分辨出龙被明显的时代特征。

幅面较窄,色彩朴素,以人纹、蟒蛇纹为主体纹样的纹织锦被,是黎族人用于传统祭祀仪式或丧葬盖棺的龙被。这大都是明代中期以前较为流行的图案,主要分布在五指山一带的黎族地区,因其受汉文化影响较少,故保留原汁原味的传统纹样。而以龙纹、凤纹、麒麟纹为主体纹样的,便是较为后期的龙被。明末至清代中期,海南社会发展加速,受中原文化影响,一大批蕴含荣华富贵、福禄寿、平安吉祥等寓意的汉文化以及宫廷文化元素输入黎族社会,一时间“龙飞凤舞”成为龙被的主体纹饰。龙被形制不一,色彩各异,用途也不同:红色多用于红事,如婚嫁寿喜、盖房升梁等场合,蓝黑色则多用于白事,如祭祀、盖棺等。

“龙被是黎族和汉族纺织文化融合的产物,即黎为锦,汉是花,两者结合便是‘锦上添花’,代表黎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省博物馆副馆长王辉山表示。

近年来,海南省各界逐步加大对该项目的抢救、挖掘和保护力度。2019年,省政府推动“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抢救保护(龙被复制)”行动。从此次所展出的织绣技艺高超的龙被复制品来看,复制龙被已经走出成功的第一步。

复原——

严谨运用传统技艺

“龙被复制”行动中,织造团队要复制的不仅是龙被的外形,更要复制龙被制作的传统技艺。团队与江苏省苏州市钱小萍古丝绸复制研究所开展技术合作,由该所国家级丝绸大师钱小萍对项目进行技术指导、项目实施过程监督检测,以及对织女刺绣过程的培训工作等,确保项目实施的严谨性。

复制的第一要务,就是研究透龙被原件。为此,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先后协调省博物馆租借五联幅龙被原件“清代黎族人形纹五联幅龙被”(国家三级文物)以及鉴定为清后期作品的海南锦绣织贝实业有限公司自有的“龙凤呈祥八卦图三联幅龙被”,作为织造参照原件。

这两件龙被于今年5月送往钱小萍古丝绸复制研究所进行检测。“我们详细检测了原件的棉纱材质、粗细、经纬密度等,希望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不仅达到外观上的复原,还要达到质似、形似、神似,这样才算真正的复原。”苏州丝绸博物馆原馆长、高级工程师钱小萍说。

要原原本本地进行复制,就必须严格遵循龙被制作的“古法”。海岛棉经过纺纱和手工植物染色,制作龙被底布的材料才算准备完毕。对于一直沿用传统踞腰织机织布的黎族妇女来说,织布并不难,但如何织就龙被原件底布中的白色部分,却难倒了不少织女。

“底布的白色部分与其他部分织法不同,要通过裹织法把经线包裹进去,但许多织女并不掌握这项技艺,试验多次也没有成功。”海南传世黎锦工艺研究所所长郭凯说。后来,团队发现我省美孚黎地区的黎族妇女所戴的白色头巾正是采用裹织法织就而成的,便前往东方市找到黎锦古法染色技艺传承人符现相,经过符现相和母亲两代人的努力,终于制作出几幅与龙被原件最为接近的底布。

更难的还在后面。黎族织女“双面绣”技艺出类拔萃,她们在同一块底料上、同一绣制过程中,呈现出正反两面图案、轮廓及色彩等几近一致,采用传统的直针法和扭针法,灵活巧妙地表现出刺绣纹样的质感。


一位黎族织锦艺人展示龙被织绣场景。

“但与双面绣技艺不同,龙被是单面绣锦的杰作,结构工艺非常独特。它只在织物的正面刺绣和呈现花纹图案的浮雕感,背面却没有颜色和图案,十分整洁。”钱小萍高度评价海南龙被刺绣技艺。

为克服刺绣这一难关,今年6月,我省先后委派钟玉琴、王月梅、王亚菊等多名学员前往苏州学习刺绣技艺一个多月。8月22日至9月23日,先后组织举办两期“龙被刺绣技艺培训班”,请钱小萍团队前来培训,参加培训的50多名织女均通过测试。

“织女们的积极性很高,先从麒麟、双凤朝阳等单个纹样绣起,促进刺绣的熟练度。”郭凯说,复制成功的太极八卦麟凤呈祥图龙被前后凝聚了近50位织女的心血,从复原效果来看,虽然龙被的原材料、染色和古代黎族龙被有一定的差异,但从织绣技艺来看,复制龙被已经走出成功的第一步。

发展——

期待走进更广阔市场

“百卉千华 锦上添花——海南龙被艺术大展”中,双面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符秀英身穿黑色贯首衣,正在织就龙被中的一幅。旁边,是她用苏木、谷木树叶、姜黄、野板栗树皮等植物染色而成的各色纱线。

“我是传承人,掌握纺染织绣四大技艺,为什么不挑战一下,试着做龙被呢?”符秀英有股劲头。为此,她租了3亩地种植海岛棉,并用植物染色、踞腰织机织布,把龙被的纹样拍下来照着描摹,反复试验、学习单面绣技艺……她手中的底布,虽然只有36厘米宽、210厘米长,但要绣完图案,需要花费半年时间。符秀英正对面的展柜中,正是她所复制的麟凤呈祥图龙被,这幅龙被,她花了6年时间才成功复制。


非遗传承人符秀英在拍摄展出的龙被精品。

庆幸的是,有越来越多人正在关注海南龙被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在使用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就海南龙被来说,未来的产品创新可合理利用龙被的传统图案和优秀基因,拓展技术范围,打破固有形式,实现多层次自由创新。”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保护部主任、研究员陈佩表示。

在北京服装学院博士、教授王羿看来,以海南龙被为代表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如何实现与国际流行原素相结合、如何实现传统纹样工艺技术突破,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商业机会,值得进一步探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