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0 15:12 来源: 海南日报 编辑: 符彩燕 【字体:   打印

1958,大盐田激情燃烧的岁月


1977年,“大战”红七月。

文\海南日报记者 梁君穷

1958年3月,5600多名转业、退伍官兵乘着军舰来到莺歌海,“以一当十,十当百,誓把荒滩变银山”的誓言说得掷地有声。当年12月,琼岛南部依然暖阳高照,一批晶莹雪白的原盐生产出来,翻开海南制盐历史新的一页。

到如今,一个甲子的时光过去,回望1958年的莺歌海,梦想、创业、艰辛、成就,依然历历在目。

创业者的艰苦奋斗造就了莺歌海盐场,也留下了莺歌海精神。

正如《莺歌海盐场场志》序言中所写:“创业的英雄到哪里,哪里的江山更可爱。刚好一个甲子的时光过去,正是一个追溯英雄往事的好时候。”

大幕开启 创业者涌向莺歌海

时光回溯到1958年春天,激昂的时代口号燃动着每个青年人身上的热血。

上世纪50年代,刚从战火烽烟与旧社会中走出来的海南人民,对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高涨。1952年,中央决定修建海榆中线公路,解放军工程第一、第二师近万名指战员和10万民工参与修筑,1954年12月竣工;1958年,作为开发海南岛的“第一把钥匙”的松涛水库动工建设……在大开发的热潮下,莺歌海再次被唤醒。

“当时我们从湛江登上军舰,前往莺歌海,虽然已经退伍,但大家身上依然穿着军装、带着军帽,按照部队的作风行动。”87岁的盐场退休职工廖国彪回忆到莺歌海的场景时说,渔民们用渔船接驳搭桥将他们运上岸,老百姓沿路排着队送来煮好的开水、各种食物,夹道欢迎。然后,他们便大踏步前往盐场。

盐田破土施工的大幕于1957年12月正式开启。据《莺歌海盐场场志》记载,当时从原为莺歌海盐场的施工作专门试验的红沙试验场调来200多人组成施工队伍,1958年初,为解决人力不足,加快盐场建设,又从各部门抽调干部和招募民工2000多人。

1958年春天,莺歌海滩涂上草长莺飞,也迎来了建设大军。3月,经中央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0951、0952、0957、0905部队转业和退伍的官兵5600多人开赴莺歌海盐场参加开发建设。

同时,广东省公路局第三工程队和广东省公路局第二机械工程队也相继进场,至此施工队伍共有7800多人,高峰期更是接近1万人。他们分别组成第一工程队、第二工程队、第三工程队、第四工程队、第五工程队,与原勘测队改编的综合工程队开始了大规模的施工建设。

盐场的建设成为当时全省关注重点项目。1958年7月23日,时任广东省省长的陈郁在海南区党委书记魏南金的陪同下来到莺歌海建设工地视察,并在工地上同老工人商讨如何加快建设速度。

艰苦奋斗 血汗写就莺歌海精神

热情激扬的开始,却马上面临各种复杂多样的困难,对于莺歌海盐场人来说,建盐场是一段艰难的战斗历程,不知浸透了多少人的血汗和泪水,困惑与希冀。

“芦苇丛生的沼泽地,蛇蝎出没,气候炎热,交通不便,这些困难都还可以忍受,但不久蔬菜、粮食等供应越来越困难,干的都是体力活,不吃饭就干不动了。”廖国彪说道。

1958年,大批建设大军陆续进场,不久便遇上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时期,上万名建设者的吃、住成为当时的一大难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成了他们坚定的选择。

“建设队伍刚进场时,一切靠白手起家。就在荒地上,职工们自己上山割茅草,亲手盖起草房。到了夏天,一些北方来的同志受不了海南的温热,身上都起了红疹子。”廖国彪回忆道,“当时年轻也不知道害怕,就这样没日没夜地干出来的。”

没有住的,就自己动手,从书记、场长、工程师到工人,割草伐木,盖起简易工棚3万平方米;没有吃的,就用牛车到40公里外的崖城去运;当地粮站小,粮食供应不足,职工就白天劳动,夜晚到18公里处的九所背粮,并提出“雨天小干少吃,晴天大干多吃”的用粮口号。

《莺歌海盐场场志》详细纪录了当时的场景:全场共有草房3.6万多平方米,里面用木格条做成“楼架床”,既当宿舍又是会议室,既是仓库又是办公室。一些新婚夫妇在一起的住房,只有一片椰树叶之隔,隔壁讲话都听得一清二楚。要是遇到下雨,不是托着脸盆接水,就是上桌、上床办公。外面下大雨,房内下小雨,外面雨停了,房内还在下。

节流还得开源,盐场还大搞群众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发动职工在工作之余自己开荒种菜,没有种子,就写信从家乡寄来。组织力量先后开垦荒地3800多亩,种植杂粮和蔬菜,并养猪、牛、羊、鱼。这样,既改变了当地群众不种蔬菜的习惯,带动他们开荒种植,又保证了职工的食菜自给。

再往后到了困难时期,由于粮食供应紧张,连大米地瓜饭也难确保,致使80%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水肿病,但莺歌海盐场创业者们仍保持旺盛的斗志,始终坚持艰苦繁重的劳动,千方百计加快施工进程。

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们会聚于尖峰岭下,凭着对开发建设盐场的热情,靠一双双巧手,一付付铁肩,完成了11560万立方米的土方量,在一片荒凉的土地上建起一个初具规模的盐场。


人工收盐场景。


1975年的促生产活动。

万众一心 打赢一场场“大会战”

金鸡岭山下,坐落着一栋有年代感的二层小楼,门外种起许多绿植,越发衬托出这里的古朴清幽。在这里,我们见到99岁的盐场退休职工吴焯友。“与盐打了一辈子交道,我对制盐厂里每一个零件都很熟悉。”说到盐,吴焯友脸上透出一股子自信。

1958年初,在大量转退军人进场的情况下,为做好统筹协调,盐场采取边设计、边施工的方法,后又发展为边设计、边施工、边试产,先以场区外围的防洪、排淡、纳潮工程下手,然后推向全面工程。

施工采用人工为主,机械为辅。原设想施工以机械为主,但当时只有广东省公路局一个小型的机械筑路队,该队机械力量薄弱,包括推土机、铲运机、平地机、压路机等总共仅10余台,而且大多数机械都是解放前的旧产品,而且需要经常进行大修。

许多盐场退休职工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没有挖土机,就用锄头挖,肩膀挑;没有滚压机,就用人拉和牛拖铁石捆;夜里没有电灯,就用汽灯、煤油灯、火把照明施工;扁担、土箕一时供应不上,就上山砍,伐木自己制造……

在各类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被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当时盐场提出了“充分依靠群众,相信群众,边做边学,边学边做”的指导思想,鼓励职工学习设计、施工方案,特别是对设计、施工方面提出修正意见。

仅1959年一年,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就达上千条,为设计施工方案接近实际,趋于完善起到积极作用。当时的职工罗健才是其中的突出代表,1959年曾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在材料设备进场缓慢,施工上存在等待思想时,盐场提出了“能洋则洋,不能洋则土,逐步达到现代化生产的目的”的原则,及时纠正干部队伍中“为现代化而现代化”的思想。

“大会战”成为那个年代最鼓舞人心的词语。1958年到1962年的建场时期,根据施工中的急、重、难工程,莺歌海盐场先后组织了“淮海战役”“大战西北区”“春季战役”“会战铁路联络线”“大战十三昼夜”等“大会战”,利用规模浩大的群众运动加快了施工进程。

“当时盐场建设工作推进得快,因为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吴焯友说道,当时无论是盐场党委书记,场长还是连队支部书记、工长,都搬到工地办公,在滩头扎起帐篷,一切为了前线的需要和方便。

第一批盐 创业者梦想的结晶

行走在莺歌海盐场,或是废弃的仓库,或是老旧的厂房,抑或是一个烟囱、一句标语、一段铁轨,与盐场外飞驰的动车、渐起的高楼相对比,让人忍不住感慨岁月的变迁。不变的是,数千亩盐田里的盐堆依旧洁白似雪。

1958年12月,正好是60年前的冬天,莺歌海盐场第一批盐产出,虽然产量只有100多吨,却翻开了海南制盐生产史的新篇章。不少老职工回忆说,当第一批晶莹剔透的原盐产出时,大伙欢呼雀跃的情景他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简直比自己生了儿子还要高兴。

从1957年12月破土动工,到1958年12月试生产制出第一批盐,时间只有一年。虽然经广大建设者艰苦奋斗,日夜奋战,但是面积接近3800公顷,土建工程只完成50%;场内的排淡、输卤等沟路系统完成了90%,结晶区土方完成80%,整个盐场的第一期工程直到1962年才完成。

为何尚未完工便开始生产?这既与当时盐场职工想要建成盐场的急迫心情有关,也无法脱离时代背景的影响。《莺歌海盐场场志》记载:“根据当时‘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精神,争取早见成效,快收益,同时依据制盐生产的特点和基建的进程,盐场党委提出了‘边基建、边生产、边维修’的建场原则。”于是当年的10月便开始了试生产。

按原设计要求,莺歌海盐场的建设需用1.3万至1.5万个劳动力,50台至70台重型机械设备和3年的时间方能完成。但由于全体建设者们凭着一颗红心,一腔热血,一双勤劳的手,在没有机械设备和平均每年只有5000多劳动力的情况下,仅用两年半的时间,就在这片荒滩上建起一座初具规模的大型盐场。

1962年,由于国民经济调整,莺歌海盐场奉命缓建,轰轰烈烈的大建设至此告一段落。莺歌海盐场被列为缓建单位,队伍大量压缩回乡支援农业,只留下1000多人坚持生产,并对滩田进行“填平补齐”工作,一场声势浩大的建场活动宣告阶段性结束。

“1962年,很多在1958年与我一起过来的战友都走了,有的回到了故乡,有的去往别的建设基地。但我选择留了下来。我觉得这里还需要我,我把这里当成了我的家。”坐在家中接受采访时,廖国标穿上了一件绿色军装,不知是特地准备还是日常习惯,但眼前这位老者被一身戎装映衬得神采奕奕。

相关链接

莺歌海盐场60年大事记

■1955年9月 在广州成立莺歌海盐场筹建处;12月,勘测队进入盐场开展全面勘测工作。

■1958年2月至3月 接收中国人民解放军转业退伍军人5600名进场;12月,试生产出第一批原盐。

■1959年 为支援农业已压缩当地民工1900人,11月底,专用火车进场装载第一批原盐出场。

■1962年1月 召开场第一届党代会,2月奉命缓建;4月,压缩城镇非农业人口支援农业。

■1969年7~8月 原盐生产大丰收,池盐上坨劳力不足、困难大,除组织环场三个区的民工参加挑盐外,周围三所中学500多名师生前来参与挑盐。

■1970年 组织一场运销大会战,三个月内运出原盐13万吨;5月,水道口石桥落成通车,结束了千百年莺歌海人上黄流要撑船过渡的历史。

■1982年8月 盐场子弟中学教育大楼落成,在此前后,一、二、三小学的教室(楼)也先后落成。

■1988年4月 莺歌海盐场原属广东省盐务局管辖,移交海南省盐务局管理。

■1990年5月15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视察盐场。

■1993年 改革经营机构,精简科室,转变职能,坚持工资与效益挂钩,推行合同化经营承包责任制;3月开通八所港,11月底从八所港装运盐4.7万吨;12月12日,调运工业盐6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1998年 实行职工住房商品化,取消职工住房补贴,提高住房租金,增加收入10万元,出租、出售现有住房550套,收回资金237万元,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

■2003年4月20日 组装完成一辆收盐机并试车成功,命名“莺盐一号”,同时还组装成功一辆运盐车,提前174天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夺取原盐生产和防治“非典”双胜利。

■2008年2月 经省政府批准,盐场管理体制发生改变,由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托管。

■2009年3月 经海南省国资委批准建设的海南省莺歌海盐场自然盐精制厂破土动工,8月26日竣工,9月21日一次性试产成功,12月29日正式投产。

■2016年7月 公司与海南华人国际公司、海南古韵老盐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书》,莺歌海高端海盐生产基地正式落地;10月31日,获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发的《食盐批发许可证》。

本版图片均由莺歌海盐场提供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