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南解放70周年  > 渡海英雄
吹不灭的竹筒灯
2020-04-27 17:09 来源: 海南日报 编辑: 莫中圆 【字体:   打印

两代人坚守地下交通站
吹不灭的竹筒灯


93岁的吴承祯讲述当年的革命故事。受访者供图

文\海南日报记者 刘操

编者按

在海南革命老区,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民众:他们一家两代人坚守地下交通站支持革命;他们在山岭上搭建草寮护理受伤的红军战士;他们冒着生命危险递送绝密信件、物品;他们冒着巨大风险将党组织的秘密会议开到自己家中……

“山不藏人,人藏人”,冯白驹这句名言高度评价了海南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海南解放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在纪念海南解放70周年的日子里,海南日报社联合海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有关人士走访部分老区村庄,寻访当年老区人民掩护革命战士、支持革命斗争的故事。

“截取竹竿一节,注入油,装上灯芯便可点燃,革命年代我们就靠着竹筒灯照亮前路、收集情报。”近日,家住海口市琼山区的吴承祯向海南日报记者讲述了他家两代人担任地下交通员的革命故事。

今年93岁的吴承祯老家在原琼山县三民乡宣德下村。“我的家乡山林茂密、丘陵起伏。自土地革命开始,中共琼崖特委便在琼山县博南山建立了地下交通总站。我的父亲吴和更1927年入党,1928年任中共冯公坊地下交通站站长。”吴承祯说。

博南山周边村民种植的经济作物多为芝麻。每年收获季节,打油匠都忙着走村串户上门打油。吴和更以打油匠的身份做掩护,每天携带着竹筒灯,起早贪黑收集情报,行踪从博南山周围村庄到府城、海口地区。

日军侵琼后,中共琼崖特委通过博南山地下交通总站给吴和更下达指令,让他想方设法尽快购置武器,改善抗日队伍的装备。接到任务后,吴和更来到冯口村,借口歇脚与国民党的保长见面,利用国民党保长想赚钱改善生活的心理,顺利购得枪支,有力支援了博南山地区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父亲时常告诫我们,地下交通员是我军隐蔽战线的重要岗位。作为交通员,随时都要做好流血牺牲的准备。”吴承祯回忆道。

1943年2月2日,吴和更在为新坡抗日民主政府经济班送情报途中被国民党军发现,被捕牺牲。同年,吴和更的大儿子吴承福被汉奸告发遭日军追捕,被枪杀牺牲,年仅25岁。

“父兄牺牲后,我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弟,还要接过他们的担子,继续支持革命。”吴承祯说,此后,他接手了地下交通站的工作。和父亲一样,吴承祯提着一盏竹筒灯,或到日军据点龙塘、新坡、十字路、府城、海口周边村庄打油,或赶集进村摆售芝麻油,借机侦察敌情,给抗日队伍送信、站岗、搜集情报。

侵琼日军对琼崖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扫荡”“蚕食”,但冯公坊地下交通站从未停止过工作。很多个夜晚,只要一接到任务,吴承祯就拿着一盏注满油的竹筒灯,按时上路,把情报文件送达指定地点。

潭口、龙塘、三桥三个据点的伪乡长抗拒中共地方政府执行税务征收政策的规定,大肆散布破坏抗日民主政府形象的反动言论,扰乱市集,民怨沸腾。博南山地下交通站领导人决定对他们进行警告,并要求吴承祯做好侦察探路工作。

“我以打油为名,逐一深入这些据点所在的村庄,从中调查到敌伪乡长的确凿罪行。”吴承祯说,“随后,我又拿着竹筒灯,带领中共博南山除奸队避开日军的岗哨,悄悄地潜入到龙塘墟,对敌伪乡长给予警告。”

1947年10月,兼任冯公坊劳军委员会副主任的吴承祯还发动和领导农民群众围攻国民党龙塘乡公所。“我们动员农民群众200多人乘夜色把国民党龙塘乡公所包围住,把乡公所兵丁吓得胆战心惊。”吴承祯说,兵丁们此后再也不敢扰乱周围乡镇的税务征收工作。

竹筒灯伴随吴和更、吴承祯父子两代人走过了20余年艰苦岁月。冯公坊地下交通站出色地完成了中共博南山地下交通总站与中共府海特委交给的送信、站岗、送饭、策反、支前、惩处等工作任务,一直坚持至1950年5月海南解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