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绿水青山 释放生态红利
2021-01-28 09:28 来源: 海南日报 编辑: 吴宇 【字体:   打印

代表委员热议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守好绿水青山 释放生态红利


临高彩桥红树林保护区,成群白鹭飞舞。近年来,临高县强化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红树林保护区环境持续向好。 海南日报记者 封烁 摄

海南日报记者 周晓梦 孙慧 李佳飞

“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基本实现各市县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稳步推进‘禁塑’”“强化生态环境治理”……省两会上,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不少词句频频出现,成为热门话题。

如何才能守住海南发展的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参会的代表和委员们聚焦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具体措施和部署安排,着眼理念实践和完善顶层设计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探讨如何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确保海南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

擦亮发展底色 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投入

过去5年,我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8%,细颗粒物(PM2.5)浓度年均下降1微克/立方米,主要污染物排放、能耗、碳排放强度提前完成国家下达控制目标。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尤其是细颗粒物浓度下降的成绩来之不易。以管控烟花爆竹燃放、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为例,昌江县政府疏堵结合,划定禁燃区的同时还通过科学论证划定了允许燃放区,减少大气污染。”省人大代表、昌江黎族自治县委书记黄金城说,近年来昌江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不断迈出新步伐,王下乡曾获评全国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森林城市,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3.6%,生态环境质量连年居全省前列;去年还在棋子湾成功创建省近零碳排放示范区,获批“全国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

海南绿色发展的生态底色远不止于此。从天上到地下,从森林到湖泊,从陆地到海洋,都蕴含着不可多得的“生态宝藏”。

省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李松海认为,海洋生态保护在国际上很受关注,海洋是海南的地理优势,但目前海南在海洋建设方面元素不充足,对管辖海洋范围的生态物种保护重视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青山要守得住,荷包也要鼓起来。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的同时,要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切实提升老百姓保护生态环境的获得感。”省人大代表、儋州市南丰镇马岭排苗族村党支部书记陈世凤认为,依托好生态,将绿色产业发展起来,百姓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态红利。

抓实生态举措 围绕重点解决现实问题

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稳步推进“禁塑”,形成全生物降解材料及制品完整产业链。对此,省政协委员、民盟省委会常委李顺华十分关注。

“‘禁塑’是海南保持一流生态环境的现实需要,目前海南已经从法律层面全面‘禁塑’,但由于多种原因,一次性不可降塑料制品的消耗和使用并未根本杜绝。”李顺华建议,我省还需要加强“禁塑”工作的组织领导,大力推进生态塑料产业发展,对从事全生物降解塑料新技术制品生产、使用及再生回收项目给予政策倾斜,优先安排国家、省有关政策性资金,最大限度降低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价格,从而提升群众的购买意愿,降低消费使用成本。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转变理念,更需要直面问题。

“我省多数水库整体区域淤积严重,且水库周边没有水源保护和生态防护措施,加上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对水库水质影响较大。”省人大代表、东方市水务局局长王斌建议,启动水库、河流综合治理工作,并在目标时间段内基本完成重点水库、河流的清淤扩容、生态修复等工作,形成河、湖、库划界确权和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闭环,有效提升水质。

此外,代表委员还关注环境整治工作。黄金城介绍,昌江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机制,形成环境监管“三级网格化”,同步推进城乡建设。全力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六大专项整治等工作,大力推进18项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全面推行河、湖、林长制,拆除海岸带违建并复绿,治理修复城镇内河湖、农村生活污水、损毁矿山等生态短板,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净绿彩亮美”五化行动让城乡环境全面提升。

实现绿色发展 把生态保护摆在首位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最大的本钱和核心优势。”省人大代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委书记徐斌表示,“十四五”时期,琼中将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积极探索可复制推广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路径。

如何做?徐斌结合琼中实际指出,一要做优以生态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二要做强以园区为载体的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三要积极探索推进生态文明机制创新。

“例如,我们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抓手,加快建立完善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水权交易、人工林赎买等机制,积极推进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探索碳汇交易和碳普惠机制,让琼中百姓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生态红利。”徐斌举例说。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保护好绿水青山,才能有金山银山。

省人大代表、琼海市委书记何琼妹介绍,琼海始终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保护摆在首位。在实践中,琼海坚持“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循序渐进”的原则,将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全市总体规划,高标准编制完成126个行政村、1370个自然村的村庄规划,按照“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主题”的发展思路,为每个乡村量身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方案,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有机融为一体。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琼海美丽乡村建设硕果累累,而因此吸引来的一拨拨游客,让当地百姓增收致富。

何琼妹表示,“十四五”期间,琼海将继续深入推进“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建设,按照“精品化、集群化”的思路,每年推进新建一批精品美丽乡村,推动形成覆盖全域的精品美丽乡村集群,加快完成潭门、博鳌、中原、塔洋、大路等5个特色产业小镇建设,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百姓的金山银山。(本报海口1月27日讯)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