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 靠前监督护航自贸港建设
2020-11-19 09:03 来源: 海南日报 编辑: 吴宇 【字体:   打印


昌江黎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该县政务服务大厅对窗口单位服务群众情况开展监督检查。通讯员 文承彬 摄

海南日报记者 尤梦瑜

通讯员 詹君峰 袁平

“县农业农村局的同志已经联系我们,指导我们申请了补贴,谢谢你们帮助推动解决这件事。”11月2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对两个月前一名企业负责人反映没有领到农机购置补贴的问题进行回访,发现问题已经圆满解决,企业负责人对办理结果十分满意。

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是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紧紧围绕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等党中央重大战略决策,跟进监督、精准监督的一个具体体现。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今年以来,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扛起监督首责,通过专项监督检查、强化追责问责、常态化以案促改等方式,切实解决市场主体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中梗阻”问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自贸港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让办事企业少跑腿

“我这拖了快两个月的材料今天终于顺利移交了,以后再也不用两地来回跑了。”近日,计划进行企业迁址的企业负责人卓先生办理完了企业注册资料移交,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营商环境的好坏,对一个地方高质量发展的顺利推进至关重要。尤其是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海南自贸港,优化营商环境就显得更为重要。

今年8月,省纪委监委驻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纪检监察组围绕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制度、优化营商环境情况开展了一次集中监督,通过到政务服务中心实地走访、召开企业家座谈会等方式,倾听市场主体和群众呼声,着力发现问题。困扰卓先生的难题,正是纪检监察组的干部在政务服务中心实地走访时发现的。

原来,为方便企业和群众自主办理业务,2019年1月,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上线了“海南e登记”平台,实现了商事登记“全省通办”。卓先生在线上提交了相关资料并很快办理完成。按照规定,企业迁址的相关材料还需进行线下移交,然而,由于相关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责任不明晰,大家都认为应该由对方主动联系进行资料移交,这一拖就是两个月。

发现问题后,省纪委监委驻市场监督管理局纪检监察组立即将问题反馈给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要求尽快完善相关制度机制,明确职责,严防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在纪检监察组的督促推动下,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很快对问题进行了整改。并针对相关问题建立和完善了十余项制度机制。同时,该局还全面梳理了实际操作中企业和群众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对“海南e登记”平台进行升级,将需要递交的材料数量压缩了75%,让群众尽可能地“少跑腿”。

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后,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聚焦破坏营商环境突出问题,纷纷出台相关规定,强化监督检查,保障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破除制约市场主体发展的壁垒。

今年5月,在定安县第十四轮巡察工作中,各巡察组为检验《定安县优化营商环境三十条》实施成效,严格执行“巡察必访企业”机制,对巡察单位涉及的38家企业一一进行走访,认真倾听意见建议,精准查找优化营商环境中的短板和不足。

坚决打通“中梗阻”

“符某某在验收一幼儿园项目中收受3次红包,共600元;在验收一廉租房配套工程项目中收受3次红包,共600元……”6月10日,海口市琼山区重点项目建设投资公司原职工符某某受贿案公开开庭审理。符某某利用职务之便,在项目检查验收中“逢验必收”,主动索取好处费10万余元,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这是今年以来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之一。

近两年,我省加快构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推动形成自贸港建设的良好氛围。

“昌江黎族自治县房管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文某要求所服务的企业将接待用餐安排在其子女经营的饭店,一年内相关企业在店内消费达70余次,影响恶劣。最终文某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省纪委监委以‘4·13’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等专项监督检查为抓手,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对与民争利、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下重手、不姑息。以强有力的监督倒逼各级各部门担负起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责任。”

为了更广泛搜集问题线索,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通了营商环境问题信访举报“绿色通道”。

昌江在县政务服务大厅显著位置张贴投诉电话,设置投诉信箱、投诉意见簿,专门受理该方面的投诉、举报。群众投诉后,会有专人负责对接。一旦发现破坏营商环境的违纪违法行为,将及时向昌江纪委监委移交相关问题线索。

亲而有度 清而有为

“他很清楚这些人从事的行业跟他分管的工作是相关的,但他却甘愿成为这些商人围攻的猎物……”不久前,一部由省纪委监委摄制的警示教育片《破坏营商环境之害》在全省党员领导干部纪律教育专题班上播出,为大家敲响警钟。同时,省纪委监委下发文件,对去年以来查处的12起“吃拿卡要”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进行全省通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带头查摆问题,抓好整改。

今年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重拳整治影响和破坏营商环境问题,坚持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对典型问题的表现形式、产生根源进行深入分析,督促立行立改,切实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亲而有度、清而有为,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就要从日常抓起,从小事严起。”海口市琼山区纪委监委驻区政府办公室纪检监察组组长陶建全表示,“今年4月,我们在查处了重点项目建设投资公司职工收受红包、好处费的案子后,分别向该公司及区住建局、区教育局等单位发出监察建议书,要求开展工程领域腐败问题自查自纠,完善相关制度。接到监察建议书后,3家单位立即全面排查工程领域腐败问题,12名干部主动上交收受的红包礼金,认真反思错误,党员干部纪律规矩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在此基础上,3家单位还通过出台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相关制度、建立举报机制等,着力防范工程领域廉政风险,形成靠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的长效机制。”(本报海口11月18日讯)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