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来“优质基因”培育海南良才
2019-06-18 08:15 来源: 海南日报 编辑: 赵秋云 【字体:   打印

引来“优质基因”培育海南良才
——我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好校长好教师”工作述评

■ 本报记者 金昌波 陈卓斌

近日,走进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文昌学校,崭新的现代化校园映入眼帘。这所学校引进了清华附中先进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模式,开设了丰富的校本课程,深受师生和家长们的欢迎。

“以前千方百计想把孩子往外送,现在家门口就有名校了。”该校学生家长罗英说。从操碎了心到处找好学校,到就近入读名校,越来越多的群众感受到了变化。

2015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直接推动下,我省相继实施“一市(县)两校一园”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工程和“好校长好教师”引进工程,目前已引进和洽谈建设的合作办学项目74个,引进“好校长好教师”300名,极大提升了全省基础教育水平。

更重要的是,优质教育资源如同“优质基因”植入,不仅改善着全省基础教育生态,也从根本上提高着本地的人才培养能力,为海南实施引进和培养“双轮驱动”人才战略源源不断地提供新动力。

教育资源“高位嫁接”

优质教育来到海南群众“家门口”

3年前,包瑞初到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学校任校长时心情一度非常低落:校园脏乱不堪,成绩全县倒数第一,生源不断流失,家校矛盾严重……学校正在陷入恶性循环。他没有气馁,而是把自己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和先进教育理念充分运用到这所薄弱校中,充分抓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化建设的机遇,带领师生共同奋斗,短短3年就让学校打了一个翻身仗,连续两年中考平均分和综合指标增长,许多师生在各类比赛中获奖。

办学质量的提升,当地群众都看在眼里,并用脚投了信任票。两年多,学校就回流了近400名学生,经过与其他校合并,目前在校生已达900多名。

教育是第一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对海南人才工作作出重大部署。对海南而言,办好教育意义尤为重大。

为何如此说?这是因为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关键在人才。而补齐短板,短期靠引进,从根本来讲还是要把各类教育搞上去,特别是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和培育人才重任中具有先导性地位。

“发展基础教育是为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培养造就合格人才、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重要根基。”省委书记刘赐贵如此强调。

这两大工程是海南省委、省政府向发达地区“高位嫁接、整体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着力破解我省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全面提升基础教育整体办学水平作出的重大决策。省委书记刘赐贵、省长沈晓明对此高度重视,多次专题调研并牵线搭桥推动;省政府出台专项政策予以支持;各市县也积极对接合作方,在用地规划、资金补助、编制保障、配套服务等方面给予全力保障。

“这些引进的好学校、好校长、好教师,为海南带来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为我省基础教育植入了‘优质基因’,为海南老百姓提供了优质多样的教育选择,对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投资环境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省教育厅厅长曹献坤表示。

海南的孩子们有了更好的学校——截至目前,全省已引进或正在洽谈建设的合作办学项目共计74个,北师大海口附校、万宁附中,北京大学附中海口学校,人大附中海口学校,清华大学附中文昌学校,华东师大二附中乐东黄流中学等23所优质合作办学项目相继落地招生,覆盖了全省85%的市县(区),提供5.3万个优质学位。

海南的孩子们有了更优秀的老师——面向全国引进的300名优秀校长教师中,75.33%的引进校长教师到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乡镇以下学校任职任教。

优质的教育资源供给,也为人才引进创造了条件。“海南生态软件园经过10年的坚持努力,进入了快速发展新轨道。要突破目前面临的中高端人才瓶颈,优质的教育是关键之一。”海南生态软件园总经理杨淳至表示,园区已建成占地1.8万平方米的“7×24小时”国际幼儿园,正在建设的Ischool微城未来学校也将于今年9月开学,越来越多园区引进的人才把孩子带来就学,把家安在了海南。

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两校一园”成基础教育示范培训基地

背倚东山岭,面朝蔚蓝大海,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风景秀丽,办学成绩在海南省内亦是“响当当”:作为我省办学时间最短的省一级(甲等)学校,北师大万宁附中中考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等综合指标连续4年位居全省前列,去年高考本科A批上线率超过97%,多次书写考分“低进高出”的亮眼答卷。

远离省城,师资力量、生源质量均有“先天不足”,一所市县中学因何崛起?北师大万宁附中校长张东海道出了答案: “办校以来,我们接受北师大的阶段性评估与指导,同时充分利用北师大强大的资源平台实行资源共享,探索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不断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内涵式发展。”

优质教育资源引进项目和人才,在海南和国内一流学校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先进的教育理念、模式、方法甚至国内领先的教育创新逐步被引入海南。

变化在校园里悄然发生。

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儋州市第一中学校长朱树松说,科技创新教育、海洋意识教育、国学诵读教育、书法舞蹈等艺术教育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公能”讲堂、“成功校友谈成功”“学科推广月”等系列讲座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同样,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北京大学附中附小、清华大学附中、人民大学附中等引进学校均是当地乃至全国一流的中小学校。在实践中,其办学团队的引进,不仅打造了优质教育项目,更逐渐成为各市县基础教育的示范基地和校长、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海口市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帮助10所乡镇学校诊断学校存在的问题,打造学校特色;陵水黎族自治县将黎安镇4所小学优化整合,创办中央民大附中黎安实验小学,创下了“四个第一”;琼中大力实施教育资源“外引内培”工程,2015年以来累计回流各阶段学生1800余名……

一方面,我省通过驻校培训、跟班学习、互派挂职、结对帮扶等形式,为当地其他中小学(幼儿园)培养一批优秀学校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队伍;一方面,积极复制推广引进学校的成功经验,帮助薄弱学校提升学校整体管理和教育教学水平。

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断显现。实践证明,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不仅有效弥补了我省基础教育的一些突出短板,也促进了当地学校共同发展,有效推动了基础教育整体发展。

引进和培养“两手抓”

推动海南教育从“输血”向“造血”的质变

2016年夏天,数学特级教师何丽通过“好校长好教师”引进工程从安徽奔赴海南。短短3年间,她在校内组建学科团队,开展课题研究,开发特色课程。2018年,她成为一个省级小学卓越教师工作室的主持人,通过组织开设示范课、办专题讲座、结对帮扶等形式,为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提供教学指导。

2019年4月,省国定贫困市县乡村教师业务骨干对口培训项目启动,何丽又成了4位乡村教师的导师。“他们分别来自琼中、五指山、白沙、保亭,相处了几个月时间,我手把手地教,老师们一点点地学,我感到无比自豪。”她说。

教育的基础在教师。300名好校长、好教师的引进,极大地充实了海南基础教育师资力量。但这些仍远远不够,海南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继续引进一批好校长、好教师的基础上,下足培育功夫。

发挥“火种”光热。像何丽一样,被引进的好校长、好教师就是“火种”,正成为我省培养提高本土好校长、好教师的引路人,带动全省校长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实现海南教育从“输血”到“造血”的质变。

重视“源头活水”。近年来,我省大力抓好教师培养,深入实施“好校长、好教师培养工程”和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共建设了80个省级校长教师工作室、8个特级教师工作站,去年共培训省级骨干校长教师1300多名,培训边远乡村教学点小学教师3000多名,全年共计培训各级各类教育4万余人次。

通过引进和培养“两手抓”,海南教育正不断抬高底部、缩小差距、提升质量,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在家门口上好学、入好园,享受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本报海口6月17日讯)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